不論你是正在起步、正要轉換跑道;還是正在碰壁、正在鬼打牆、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放棄;或者,是覺得被孩子和家庭困住了的“媽媽”,都值得花一點點時間聽聽Muniba Mazari的故事(有字幕)。

 

Muniba Mazari是巴基斯坦的電視主持人、歌手、畫家,也是BBC選出的2015年百大女性、2016年富比世30歲以下年輕領袖之一。

 

她能做到這些,從「決定為自己而活」的那個念頭開始。而這個轉念,來自一場使她失去生育能力、下半身癱瘓的車禍。

 

決定為自己而活,不是要拋家棄子、六親不認、鋌而走險,而是 "take this moment, and make it perfect for myself"

~每一個當下,都活出完美的自己!~

 

「活出當下」這句話我們常說,有時覺得只是一個抽象的口號,Muniba給出了定義和步驟。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有1111光棍節,外國人有Black Friday, 感恩節前夕的星期五緣由是什麼不見得人人知道,但是哪裡折扣殺得最多最低,每個人心中自有屬於自己的購物清單!

黑色星期五閒來無事打開水果電腦的網站,發現幾乎不折扣的水果電腦竟然給我推出一日特價!

我們家的平板是水果平板第一代,你敢信嗎?真的一直都很好用也用得很好,不過現在越來越多遊戲需要新的系統,第一代已經無法更新,很多新遊戲也跑不動了... 上個月我經過機場嫌機場免稅商店沒有真的全免稅而拒買,眼前折扣了快一枝水果鉛筆的特賣,立刻動手指,而折扣的價格當然就買了水果鉛筆給愛畫畫的安妮。

買鉛筆時水果店的員工告訴我還可以報名他們的小教室, 會有專門員工帶小團體出去戶外,教大家怎麼用水果平板和水果鉛筆配水果APP寫生和構圖,當場我就幫安妮報了名。失策的是,原本我打算把安妮丟去寫生,我就可以帶一哥去購物,但是礙於法令,我得跟著這位未成年小姐一起去戶外行腳,只好現場又幫自己和一哥也報名,一哥聽到要畫畫和走路,老大不願意。

 

大概因為是星期日傍晚,大家忙著在家培養上班情緒,整團就我們三個人而已,帶團的小鮮肉大哥哥也樂得輕鬆,一整路都在一哥閒聊。

我在後面偶爾會聽到一兩句他們的對話,聽見他問一哥:「你平常在家喜歡尬麻?」

 

一哥回答:「也沒什麼,你知道,就享受一整天躺在地上啊!」(Nothing really, you know, enjoying lying on the floor all day long!)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一例一休」政策從提出就紛爭不斷,我一直沒認真去了解,再看新聞的時候突然發現,蛤已經拍板了啊?!

一例一休剛上路時,就碰上春節,新聞又多了一些版面,這次我下定決心搞懂它。不過看完了還是不太懂…。好吧,我既不是政治人物也不是經濟學家,勞基法我也不懂(說真的,最看不懂就是勞基法 )再嚴格地說,我不在台灣工作,所以我還真沒有資格評論(怎麼聽起來這麼沒用)。

偏偏很快的,又發生了長榮空服人員的工會爭取權益的新聞,喧鬧一時,不在話下!

然後是勞資協調輪班間隔....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事情只有台灣有嗎?當然不是,這是人性,四海皆是。一向給人淳樸老實印象的澳洲,當然也有的是想從顧客身上賺錢、想從員工身上省錢的企業和僱主!

護理人員不管走到哪裡都是醫院人數最龐大的一群,只要每個人省下一點錢,那有多可觀啊!

 

澳洲的護理排班傾向所謂的「花花班」,就是一個月的班表拿出來,一下早班、一下小夜、一下大夜,眼花繚亂!許多台灣護理人員很怕花花班,因為生理時鐘不好調、上起班來很不舒服(當然,台灣護理人員實際上班時數和天數過長,得不到足夠的休息是主因之一)。但是澳洲文化很重視休閒活動和社交機會,所以很多人反而喜歡花花班,這樣就不會因為整個月(或接連幾個月)都是一樣的班而必須錯過太多社交或家庭活動。

 

花花班的罩門,就是小夜接白班。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精神科實習過後,我在台北市療做了好一陣子義工,一直都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到了澳洲,一有到精神科工作的機會,我馬上舉手大喊:「我!我!選我!選我!」

 

上班第一天,根據以往在台灣對精神科的印象,我提高警覺、如臨大敵。冗長的交班結束後,我很緊張的問同事:「現在要做什麼?我該尬麻?我要去哪裡找我的病人?」

 

澳洲的精神科普遍不稱「病房」,比較像「單位」,不少醫院的精神科是自己獨立一個建築物,自成一個小天地。如果礙於限地必須在醫院大樓裡,也是一層一戶,室內和戶外空間兼備。較新的醫療院所設備可媲美五星級飯店,老舊一點的則較像是民宿或青年旅館。

 

我工作的那個單位,是一獨棟、三層樓的圓形民宿,噢不,我是說建築物。分成acute 急性病房 和 subacute 次(亞)急性病房。急性病房在一樓的北側,護理站將之與次急性病房隔開,整個病房區域是鎖住的,病人可以在裡面自由活動,但是不能超越護理站到另外一邊,當然也不能出去。有一個小小的花園,病人可以在花園裡坐坐,看看藍天、呼吸新鮮空氣,或是抽煙。因為急性病房中的病人狀況較不穩定,為了防範意外事件發生,裡面的設備儘量簡單,熱水、刀叉、易碎物品、繩索、電話、打火機等等一律禁止。

 

次急性病房則佔整棟建築物的大部分,圓形建築物中間有個天井,同樣的,病人可以在這裡散步、閑晃、抽煙,病房偶爾舉辦的烤肉或其他活動也會在這裡進行。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害怕變化的人,手上的幸福剛剛好時,很怕一動一聲張,就會失落。

這樣就好,這樣很好。我總是對自己說。

所以同個工作一直做,單位很好,同事很好。這樣就好,這樣很好。直到不得不離開...

改成派遣後,改變,成了唯一不變的事。遊走在不同單位、不同工作對象、不同routine、不同staff、不同working culture,甚至不同的工作氣氛⋯是我莫大的壓力😔

但也正是在這個覺得就要過不去的轉角,逼我自己重新檢視生活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不料,開啟的是更多的變化。

 

這次,是徹底離開舒適圈了呀!

 

大步一跨,從在同一個醫院、不同單位工作,變成在不同地方、不同組織,做不一樣的工作、面對不一樣的工作對象。變化之快,連壓力都來不及感覺,仆仆仆趕快做了再說。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時決定回家一趟,看阿嬤。


爸爸在電話那頭喊,阿嬤又沒事,回來尬麻?
朋友也都問,阿嬤怎麼了?

謝謝大家,阿嬤沒事。

但就是因為她沒事,我才更要回來!
.

幾年前好友才剛從台灣探親完回到澳洲,爺爺突然病了,且這次的病,來勢洶洶。

她猶豫地問我:「我才回去過耶,妳覺得我該再回去一次嗎?」

我想也沒想就答:「可以的話當然回去啊!不然妳是要等到參加葬禮才回去嗎?」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末在街上看到一對夫妻,先生胸前用袋鼠袋背著一個小奶娃(小到會很想用手去搓捏他的小腳掌的那種),左手提著一袋女孩子的化妝品,右手緊緊地牽著太太。這麼小的娃兒,日子一定辛苦極了,太太看起來很累,頭髮很亂,衣服很亂,但是笑容很美麗!
.
走在後面,我很想伸手替那位太太把頭髮梳好,拉拉衣服,我想,她一定會更美麗!

然後我突然想,我的娃兒這麼小的時候,我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呢?

想不起來,還真的一點都想不起來!我很想睡,這點是可以確定的... 刻骨銘心的那種想睡...眼睛快要瞎掉得那種想睡...
.
當年女兒不好帶,沒有幫手,母奶也餵得很辛苦,睡覺的時間幾乎沒有。當時先生的工作正忙著,還有一本書在寫,但還是說:「真的辛苦,就不要餵了!喝奶粉就好了,這樣妳至少可以多睡一點,我來餵。」

本來很想放棄的,衝著他這句話,也堅持下來了。

直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我家先生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妳休息一下吧~」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就是那種被朋友嫌棄地要命的「死台北人」加上沒有方向感,永遠認為台南比高雄南端,有時對台北的擁擠不耐煩,但是一離開台北就不安。

在雪梨住了十幾年,也總在同一區附近移動。去年接了新工作,不得不巡迴演出,而且完全顛覆以往的出門時間,我得以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城市的另一種樣貌。

 

到這個suburb工作之前,一直記得他是個「土耳其/黎巴嫩」城,工作第一天一大早6點半從火車站穿出來,發現哇賽!我穿越了嗎??

怎麼整條街都是中文扛棒?而且還是繁體中文!迎面走來的阿桑一邊過馬路一邊啃著手裡的油條??

燒餅、油條、包子、饅頭、大餅...是阿娘為的早餐店呀~~~

然後這幾週天天4:30起床工作的我有了很美麗的小確幸!家人也樂得有包子饅頭大餅做早餐午餐+點心~

但是說好的土而其/黎巴嫩/中東城呢?

平常上下班來去匆匆沒有時間在城裡閒晃,但是真的很好奇想一探究竟,決定找一個週末好好去探險一番!

出火車站,老風景,我已經不驚嚇了,驚嚇得是同行的家人。沿著路一直走,來到一個90度角大轉彎處,一轉彎...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算同儕壓力

這個週末又跑趴又辦趴,那就來聊聊澳洲小朋友的生日派對文化好了⋯⋯

 

幼兒園因為大家上下課時間不同,大家來自四面八方、上課日子也不一定,為什麼這樣?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下次說。反正就是家長之間互相不熟,會請同學到開趴的情況並不多,再說,幼兒園的年紀家長是要留下陪著看著的,不熟真的很尷尬⋯⋯買點東西到班上送送同學,或請幼兒園做做蛋糕,就算了事,我也就這樣平平安安的過了幾年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好日子🤔

 

直到小學來了,文化衝擊狠狠嚇到我⋯⋯

 

澳洲新學年開學在1月,女兒生日在年底,也就是說,在我們想到生日派對這碼子事前,不停地被其他孩子的派對驚嚇😱,喔,我是說,洗禮。

 

有人選擇在專門的遊樂場辦,好處是他們都有party packages, 只要付錢,從場地、遊戲、帶活動,甚至食物飲料蛋糕,還有最後回家前一人一袋的party bag,都由他們一手包辦! 最大的好處,應該算是結束後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不用掃地拖地抹地洗杯洗碗整理,點點點點。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換一個問句溝通就通了 #小心明知故問

在兒子的便當袋裡發現這個,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鬼,定神再看3秒後馬上清醒:

~是安全剪刀的半片屍體啊啊啊!~

 

總是聽人說,「小男孩精力旺盛、破壞力強...blah blah blah!」隨著孩子越大,這隻(是的,算"隻")滿地跑的破擊式坦克車威力越來越強大。


孩子離使用安全剪刀的年紀很遠了,家裡沒有這種剪刀也很久了,看著這來路不明的"半片"屍體,沖上媽媽腦門的只有一句話: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故事為孩子勾勒出一個完美的想像空間,也無限放大孩子世界裡的所有可能和不可能!我們從小帶著孩子看故事書、再累也要撐著眼皮講床邊故事,不正是希望孩子習慣書本的陪伴,養成閱讀的習慣嗎?但有時我們忽略了,閱讀的目的,在「樂趣」,如果沒有樂趣,閱讀怎麼也無法成為終生的喜好與習慣。

若有一天我們發現,孩子對聽故事提不起勁、不想看故事書了,大概要先問問我們自己:誰壞了孩子的閱讀胃口?

 

別讓大人的急切壞了孩子閱讀的熱情

有天,我走進書店,逛到童書區時正好見到一位慈愛的母親帶著一個約4、5歲的孩子,兩人正從書架上拿起一本著名的繪本,席地而坐並肩展開書本。

這套繪本我自己也很喜歡,繪者非常的用心,書頁裡文字不多,篇幅都留給了圖畫自己說故事,孩子們也很愛這本書,書裡的中文她們無法全懂,所以我讀字,她們看圖。她們看圖看得津津有味,我可慘了,唸完一頁後要等好久,等他們看夠了圖才能再翻下一頁,我經常一不小心就等到睡著了,總是被孩子搖醒後又繼續念下一頁,然後又睡著… 如此循環直到整本書結束。有陣子天天唸,有時一天還要唸好幾遍,唸到一個程度我很想把這本書偷偷藏起來以逃過「再唸一次!」的命運!(笑)

唸得久了,台詞我都會背了,向來習慣依賴文字的我嘴裡動著,眼光開始瞄向圖畫,才突然發現~哇!真是太精彩了!文字真是不足以形容萬一呀!這下換成我看圖看得欲罷不能,反而是已經看了千百遍的孩子催促我快翻下一頁。

想到這裡,我看著這對母女,嘴邊忍不住露出淺淺的微笑,等著聽到孩子或母親對這本經典繪本發出讚嘆,或許還會一起尋找起繪者偷渡進圖畫中的微小細節。

但是接下來的對話卻是這樣的:

「你告訴我,天上有什麼?地上有什麼?還有呢?」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一定在想,這算是什麼問題?明明大家都在爭論:該不該要求孩子(主動)打招呼?

 

有人說不應該勉強孩子,孩子有孩子的自尊和想法,應該受到尊重和理解。

 

有人說這是基本禮貌,應當從小學習待人接物。

 

但是,一直以來我們都問錯問題了!孩子是招誰惹誰了啊?為什麼老是要叫孩子打招呼?

 

台灣的朋友常問我:「西方人會要求孩子主動打招呼嗎?」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草稿夾裡一直存著一篇文章草稿,從2015年一直存著。

「美國歌手克里斯小子遭澳洲拒絕入境」

2015年9月,當時在美國紅遍半邊天的克里斯小子原本預定年底12月在澳洲各大城市舉辦巡迴演唱會,但卻在9月傳出澳洲移民局因為他之前毆打女友的案底,拒絕了他的入境簽證。

澳洲政府明白的表示:很抱歉,雖然你在音樂上有貢獻,但是你不能到澳洲來,因為你的人格特質不是澳洲所歡迎的那種。(You cannot come in because you are not of the character that we expect in Australia.)

當時,克里斯在社群網站上疾呼,希望澳洲政府可以重審他的簽證,他想親自到澳洲來呼籲防範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的重要性。克裡斯認為,他所犯下的錯誤應該是警醒世人的鐘,而不是否認他的標籤。他高喊: 「不應該用一個人過去的失誤定義他!」

2015年,文章我只寫了個開頭。

當時有些隱隱約約的複雜思緒,一直沒能理清,漸漸地也就擱下了。直到最近在玩具部門挑選玩具時,發現許多玩具包裝已經被刻意毀壞,玩具失竊量之高震驚了我!突然,我想起克里斯的新聞,想起那些未理清的思緒。

克里斯說得沒錯, “ Mistakes don’t define you!” 犯過的錯誤無法定義你。

的確,我們不該拿發生過的事去定義一個人,甚至否認這個人的現在與未來。

但是英文裡有句話說得很傳神:“The past will always come back and haunt you. “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式各樣的動物表演,引發保育爭議

擁有146年歷史,經歷世界大戰和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仍屹立不搖,就連經典電影小飛象都曾描繪其演出盛況的玲玲馬戲團(RINGLING BROS),宣布在今年(2017)五月底完成最後一場表演後,永遠謝幕。

除了日漸無法負荷的成本,玲玲馬戲團的致命傷是動物團保組織的常年抗爭。隨著科技與網路的普及,近年越來越多的真實畫面流出,包括馬戲團如何用粗暴的方式逼迫(那些手段已經不能稱作為「訓練」了)動物們做出人類想要的特技;如何殘忍地對待企圖逃跑的象寶寶,影片中在旁目睹一切的象媽媽所發出的淒烈哀嚎,能讓每個母親都心碎…。

玲玲馬戲團只是動物表演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大小規模的動物表演,在世界各地進行著,取悅著人們。

 

表演可以,也請尊重不完美

昨天,氣溫不高但陽光普照,帶著孩子們到雪梨的動物園散步了一圈。中午過後才出發,趕上下午3點的飛鳥秀。這是我們第N次看飛鳥秀, 但卻是連續第二次看見『不完美』的表演。

第一次,老鷹先生一直假裝沒看見訓練師的招喚,無視他們手上鮮美的肉塊,說什麼也不願意結束表演回到鳥圈裡,頑固地只想站那欣賞雪梨港的美景。(PS 雪梨的Taronga Zoo擁有全雪梨最好的百萬海景,動物們可以一路從雪梨歌劇院看到雪梨大橋再到安薩Anzac大橋)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早開電腦收到一則有趣的訊息,網友問:該不該讓孩子帶果凍筆到學校去?

家長特地買了(跟一般筆相較)貴鬆鬆的果凍筆給孩子作為獎勵,孩子帶到學校後老師卻聯絡家長,請家長不要讓孩子帶昂貴的東西到學校去!

網友問:這樣合理嗎?孩子不是本該從小就認識貧富差距,學會接受現實、克制欲望嗎?只用「禁止」昂貴物品出現在校園來防堵,這種教育方式根本是鴕鳥心態嘛!再說,果凍筆也不是真的多貴…。

網友很好奇:澳洲學校會禁止孩子帶貴的東西去學校嗎?

為此我特地上網姑狗了:果凍筆。

在討論怎樣叫做「貴重物品」之前,先來說說大家好奇的澳洲學校作風吧!

熟悉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大概就有印象,澳洲小學生的書包裡不裝書,只裝便當和玩具(頂多一個星期帶一兩次作業去交或帶回)。文具用品都留在學校,堆在桌上或放在一個套在椅子上的袋子裡(他們管它叫chair bag),書包則幾乎都是掛在教室外風吹日曬的。玩具當然不能拿進教室,下課時間就看孩子們紛紛在書包裡撈玩具,鐘聲一響就又胡亂塞進書包內衝回教室上課。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到一則令我很傷心的消息。

朋友的朋友,先生外遇了。不但全無避諱地和第三者在公開場合約會,甚至明目張膽地帶回家裡親熱。第三者也樂得故意留下蛛絲馬跡向元配示威。

妻子一開始因為還愛著丈夫,也為了給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處處委曲求全。直到事情演變為不只是精神上、言語上、感情上的折磨,男人甚至用盡各種粗暴的方式虐打她。

多年的折磨,原本僅存的些微愛意早已蕩然無存。但女人依然為了孩子,不願意放棄這段婚姻。

好傻,你會說。

但是我們的身邊依然充斥著這些令人揪心的案例。

作為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我想說:離婚,孩子不是最優先的考量,妳才是!

 

每一個婚姻的風暴,孩子都在現場

我不知道這個朋友在挨打、在被先生用暴力拖出家門、死命拉著門框不放的時候,孩子在不在場?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流感,扎扎實實在床上躺了三個星期。真的只能躺著,頭無時無刻痛到快炸開,不要說翻身了,連抬手的力氣都沒有。平常病了打發臥床時間愛聽的音樂和相聲,現在連聽覺都受不了。

我在醫院工作那麼多年,從沒打過流感疫苗,流感也沒上過身。今年從臨床辭職,不用貼身照顧病人了,居然讓我得到流感?!難怪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澳洲醫生不管感冒,醫生是不用去看的。一個星期過去,咳到肺快彈出來了,加上高燒不退,害怕是肺炎,夜裡總算請醫生來看了一次。醫生說,沒事,這波流感很強,你大概至少還要躺兩個星期,就普拿疼和消炎藥每兩個鐘頭交替著吃吧。

我照做了,頭痛果然好轉,隔天晚上就勉強起床煮晚餐餵食一家子,但是自己什麼也吃不下,頻繁的止痛藥讓胃受不了,只好停藥。然後一躺下就又起不來了。

澳洲這波流感來勢洶洶,好多老人和小孩因為不敵病魔而過世。我年輕力壯都覺得死過一回了啊!

等我好起來,有天坐在餐桌上,先生說:「妳前幾個星期病得好可怕!」我以為他要安慰我,不知他接著問:「妳那時有在想遺言嗎?

我差點把湯澆在他頭上。

開玩笑的。

我其實還真的有在想。

但我想的不是遺言。而是,家裡的東西都是我收的,大小雜事都是我安排的,如果我真的這樣就掛掉了,他們怎麼找得到東西?從Opal卡(類似台灣的悠遊卡)到電話、水電瓦斯、信用卡、政府帳號、學費繳款、線上訂購午餐和制服…...等等,帳號密碼全是我設定的,我要是現在掛掉,他們哪知道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哪個帳號什麼密碼?可能連要處理我的後事得向學校請假的流程是什麼都不知道。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因為醫院規定上的一些變動,我開始認真考慮是不是該放棄臨床的工作。

其實我沒有不喜歡這個工作,反而工作的時候我都是很開心、很享受的!我喜歡跟病人互動,能為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和家屬做點什麼,是一件很溫暖的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偏偏它就不是一份我每天起床想到要去上班就很開心的工作。而我真正一心想做的事,是當年大學聯考我心中的第一志願,受到家人強烈反對,說要是選這個科系將來我會餓死!

當時權衡了家人的期望與自己的適性,力排眾議放棄了藥學系,選擇了護理系。第一年念完差點去考轉學轉系考,因為對心裡的那個夢想依然有好多憧憬和衝動,但是大家說,第一年只是通識科目,要我念完第二年的專業科目再看看是不是真的不喜歡。念完第二年,連我自己都開始覺得,既然已經投資了兩年的時間,就把這張証照拿到,當做護神符防身也好。大學念完、國考通過,因(姻)緣巧合到了澳洲, 又想說那就先拿到澳洲的執照再說吧。接著,好不容易拿到了執照,又覺得不累積點工作經驗不是之前的投資都白費了?

 

不甘心回頭,於是一條路一直走,離原本想前往的方向,卻是越來越遠。

前幾年澳洲護理針對執照和工作新增了一些規定:若是沒有在護理領域工作超過一個年限,想回到職場必須重修Redevelopment program - 返回職場課程, 補修一些課和臨床實習。說是實習卻又不是大學護理系學生的那種,而是做正職護理師的工作,只是不拿薪水外還得繳學費。另外,若是離開護理領域超過某個年限,整個學位就得重讀了!(等於是執照被取消)

所以這些年雖然我把重心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偶爾還是得回醫院打打工,讓自己一直留在雇員名單上。但是在最近醫院新增的規定之下,如果我想繼續保有這份工作和待在護理領域,我得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相對的就得犧牲照顧家裡、家人的時間,或是,再次放棄我好不容易重拾的夢想。

我問我自己:這麼多年的學習、工作經驗,就這樣放棄了,值得嗎?我真的確定將來不會用到這張護身符了嗎?

還是再撐個幾年再看看,等孩子更大了、我的時間更多了,再談我的夢想?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于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8595)

很多人問我,西方人比較開放,聽說很早就開始給孩子「性教育」了,對嗎?

在— 性教育太沈重,保護自己的身體理直更要氣壯 裡我們聊過,「性教育」因為冠上了一個「性」字,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彷彿開啟這個話題就開啟了潘多拉的寶盒。甚至因為怕觸及這個話題會反而揭開孩子對性的好奇,所以盡可能地拖延傳達性知識的年紀,真的迫在眉睫了,也只是三言兩語草草帶過,最好大家都霧裡看花,像中國山水畫那樣朦朧一片,中間還留白…。

但是「性教育」本不該只侷限在性行為本身,性教育應該更名為「身體教育」,從認識自己和異性的外觀開始,到內在器官、生理功能、身體變化,還有,最重要的:身體自主權。而「性」,只是當中很小的一部份。

回到剛才的問題,西方孩子很早接受性教育嗎?如果性教育=性行為的資訊,答案是:沒有。

西方國家並沒有提早教育孩子性行為的知識,一樣是到了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身體準備開始有孕育下一代的能力時才在這個議題上著墨。

但是「身體教育」確實是很早就開始了,有多早?2~3歲的孩子就在學了!

孩子們從學著認識感覺和情緒開始,是喜歡、是害怕、是擔心還是討厭?如果覺得不舒服、不願意,如何用言語、表情或肢體語言告訴對方:「不要碰/抱/親我,我不喜歡!」

到了4、5歲,孩子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和別人的身體哪些地方屬於「私密部位」--private parts, 這些地方都是所謂的no touch zones, 「不准碰地帶」,每個人有尊重別人的義務,更有保護自己的權利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際問題是最令人頭痛的!

你看,我連引言都不說,直接破題,就知道有多頭痛了…

年紀還小時男生女生都是好朋友,吵吵鬧鬧今天我不跟你玩明天我討厭你後天又像神經病一樣玩在一起了!

稍微大一點點,男生女生做朋友就開始有人要取笑,再大一點,連同性朋友之間都會有莫名其妙的問題跑出來,成人後進入職場、在社會走跳,人際問題一樣煩死人,無人能倖免。

 

沒想到當媽之後,還要連孩子的人際問題一起煩

我小小的心靈裡一直以為孩子人際間的囉哩囉唆大概要10歲以後,進入青春期才會出現,沒想到現代孩子進化這麼快,安妮8歲時我已經嘗到苦頭了。

一天下午我接到安妮同校朋友媽媽的電話,劈頭就問我:

「安妮最近還好嗎?」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于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8434)

 

我認識兩個孩子,從還是嬰兒到現在先後進入青春期了,除了公園或學校操場,是幾乎不帶出門的。問他們的媽媽為什麼不帶他們出去走走?買東西也可以幫忙提啊!

 

原因永遠只有一個:很難帶,管不住。

 

嬰兒期怕外面髒不想帶出去這就不用多說了;到了學步期,出去不願意坐推車很難帶,不如不要出門,在家玩也一樣(才不一樣);學齡前期雖然能走能跑了,但是只要出門就太興奮,亂跑亂摸亂拿東西,更是不敢出門!到了學齡期更難控制,大概太少出門,無論到了哪裡,在什麼場合,一律當做遊樂場追趕跑跳碰,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沒少被白眼,甚至還會破壞公物!我帶過,真的會叫不敢。

 

於是直到進入青春期了,除了校外教學或參加同學生日派對,活動範圍依然只侷限於公園和學校。孩子漸漸也不願意出門了,但奇怪的是,碰上必得出門的時候,又突然打回原形,說得好聽是恢復童真,說得坦白是依然像不懂事的小朋友一樣,大聲喧嘩、四處衝撞。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貝,前幾天晚餐時妳興高采烈的拿了個用緞帶綁著的墜子給媽咪看。

墜子是非常別緻的心型,而且是很美麗的玫瑰金,墜子背面用優雅的字型寫了Bronze, 正面寫了Mary Kay。真的是個很漂亮、很別緻的墜子!

但是媽媽知道那不是屬於我們家的東西,所以還是要問,

「這是哪裡來的呢?」

妳先是說,「是Miss Kennedy送我的,她用這個緞帶幫我綁起來送給我!」


學校老師怎麼會無緣無故送孩子禮物?還是個這樣特別的禮物?而且,看上面的刻字,似乎是某個女孩的名字,又似乎是個小小個獎牌,媽媽的心裡有點底了。

「Miss Kennedy怎麼會送妳禮物呢?」

「因為Miss Kennedy說我很棒是個good little helper!(好幫手)」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性教育」,父母多半要倒吸一口氣,第一個念頭通常是:「還沒吧?」「現在談這個還太早吧?」

 

性教育因為冠上了一個「性」字,亞洲父母容易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件過於私密的事,公開討論是一大禁忌,因此避之唯恐不及!即便,討論對象是自己因為「性」才生下的兒女。

 

那麼,今天,讓我們不談「性」教育,談談「身體」教育。

 

因為,性教育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教育的中心思想,正是「身體」!

 

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身體是「自己的」。性不性?孩子會懂。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文發表于良醫健康網:「這樣給藥,是在殺死病人!」在澳洲,醫護地位是平等的...醫師開的藥,護理師有權力拒給

瑞秋從病房裡走出來,大步跺到護理站,把藥單往桌上一扔,宣布:「我不給藥了!他根本不需要這麼頻繁地用這些藥!我根本是在殺死他!」

 

A先生,肝癌末期,神智已經不清,偶爾醒來時也是非常的躁動不安。醫生因此開立每隔幾個鐘頭就注射一次的止痛藥和鎮靜劑。但是這些日子來,A先生的病情每況愈下,已經不再清醒過來了,一直、一直只是沈沈地睡著。

 

單位的護理人員催促了主治醫生好幾次,希望能重新評估止痛藥與鎮靜劑的劑量和頻率,始終沒有得到回應。我們開始有點擔心。每次注射時也難掩泛起的罪惡感。照這樣高劑量和高頻率的注射下去,藥物會比疾病更快殺死A先生!沒錯,A先生是解脫了,幾乎是變相的安樂死。

 

但是,安樂死在澳洲,並不合法。

 

我們單位是血液腫瘤科病房(Oncology and Haematalogy),兼安寧照護(Palliative Care),聽起來就是個很令人憂鬱的地方吧…。單位的人力流動率也的確很高,雖然每年都有熱情滿滿的新血加入,但是很多人最終都在承受不了總是面對失去病人、卻又無能為力的悲傷中黯然退出。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識兩個孩子,從還是嬰兒到現在先後進入青春期了,除了公園或學校操場,是幾乎不帶出門的。問他們的媽媽為什麼不帶他們出去走走?買東西也可以幫忙提啊!

原因永遠只有一個:很難帶,管不住。

 

「正確的行為」必須從小教育起,大了不會好,會來不及

嬰兒期怕外面髒不想帶出去這就不用多說了;到了學步期,出去不願意坐推車很難帶,不如不要出門,在家玩也一樣(才不一樣);學齡前期雖然能走能跑了,但是只要出門就太興奮,亂跑亂摸亂拿東西,更是不敢出門!到了學齡期更難控制,大概太少出門,無論到了哪裡,在什麼場合,一律當做遊樂場追趕跑跳碰,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沒少被白眼,甚至還會破壞公物!我帶過,真的會叫不敢。

於是直到進入青春期了,除了校外教學或參加同學生日派對,活動範圍依然只侷限於公園和學校。孩子漸漸也不願意出門了,但奇怪的是,碰上必得出門的時候,又突然打回原形,說得好聽是恢復童真,說得坦白是依然像不懂事的小朋友一樣,大聲喧嘩、四處衝撞。

孩子帶出門累壞大人一點都不稀奇,哪個孩子不好動、不好奇?走路直直踢正步眼不斜視那才叫奇怪。

但這不表示孩子無法學會出門該有的行為,以及分辨什麼場合該有什麼行為表現的能力。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虎媽教育喧騰一時,美國一個社會實驗的節目於是有意測驗路人親身經歷虎媽教育小孩時會有什麼反應。實驗設定由一位亞洲面孔,英語聽起來顯然至少是移民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的母親帶著約10歲的小女孩在餐廳和咖啡店做功課。過程中虎媽用很嚴厲的語氣和不好聽的話責備女兒的成績不夠理想,諸如不上進、沒出息、笨啊、懶啊之類的字眼。別桌的客人有的趁母親起身離位時偷偷把小女孩叫去安慰,對她說些鼓勵的話;有的則是直接出聲向那位虎媽演員表達抗議。

我在網路上看這些影片時壓根兒沒想到有一天竟會真實上演,而且由我本人領銜主演(還領銜主演哩)。

演誰?當然是演那位被路人嗆聲的虎媽。

丟臉?

要說丟臉也是有的。但是我覺得這不失為一場對我、對孩子,都是非常寶貴且難得的學習經驗,所以我願意不怕丟臉地和大家分享(但是我要背對鏡頭坐在黑暗中,而且導播請記得幫我變音。)

故事是這樣的(凡演出必前情提要)…

那個週末,安妮接連有兩場跳舞比賽。對我這個在亞洲教育裡成長、個性又好強的媽來說,「比賽」是件重大的事,是要非常認真迎戰的,說穿了,去比賽就是去贏的,「志在參加不在得獎」只是用來安慰人的話而已!

沒錯,大誤!! (自己掌嘴)

長大了的我,已經學會不再好強,學會把眼光放遠、不執著於眼前的輸贏。尤其面對的是從小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孩子,我知道我該用不同的態度。我心裡也明白,這不過還只是孩子小小人生的第二場和第三場比賽,真的只是表演路上的暖身操而已。然而,潛伏在我內心深處面對比賽時的那種焦慮,卻是比我所以為的還要根深蒂固、揮之不去,我以為我已經克服了的,竟然在成為母親之後伺機反撲到我的孩子身上。

比賽前的週四安妮上一對一跳舞課時,情況非常的糟。(後來我才聽說連澳洲人老師都有點動了氣,安妮也是眼眶含淚,雙方都覺得很挫折。)下課後老師對來接安妮的我說,安妮的狀況很不好,這是她教安妮以來第一次覺得擔心。安妮星期六的比賽是在下午,老師要求她在上午再多加一堂課作為補強。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說我有愛心也好,我是覺得自己根本不知死活,討皮痛。

如果你有孩子,大概就是那種孩子好不容易國高中了又不小心生了個「多生」或「罔市」的感覺。(我的小妹,小名就叫劉多生,你問我她有多多生?她現在高一,知道她有多多生了吧~)(好啦好啦,小妹,我們都愛妳妳最可愛了!)

 

說哪去了?.....

對啦對啦我很有愛心。我們抱著孩子都比較大了,可以幫忙了,差不多是時候再養一隻導盲犬寶寶的(錯誤)想法,又去協會報名了...

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狗寶寶出生,這次我們等了有超過半年,接到協會通知,決定兩個孩子都請假一天,一起去迎接狗寶寶!

這次要讓孩子全程參與,有負責任的感覺(催眠自己吧我)

來了5個家庭,除了我們,其他四組都是第一次加入導盲犬寶寶的計劃,安妮很認真的做筆記,一哥我不知道他在尬麻,他有點小感冒,戴著口罩坐在旁邊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本該像這樣去工作的若曦小姐,這下真的成狗爾泰・若曦格格了....

原本在孩子唏哩嘩啦的哭聲中,我們答應等把後院整理好,整理得更適合小狗摧殘,就再來養一隻導盲犬寶寶....

這下好了,導盲犬寶寶還沒來,不導盲犬大寶寶回來了。

經過家裡大人們的商量,當初養若曦,除了做公益,多少也抱著「在養寵物狗之前先試試看養狗到底是什麼情況」的心情(前情提要請參考【半途而廢的導盲犬漏洗:Rosie身世揭謎】)經過了一年半,如果大人小孩都覺得我們可以應付得來「養狗」這件大事,真的打算未來養一隻寵物狗,那麼與其去寵物店挑一隻狗,不知道他的身家底細、健康狀況、個性脾氣,萬一養到一隻瘋狗也是加衰的......(喂,沒愛心)

既然若曦我們從小養到大,全身健康檢查也都做過了頭好壯壯,疫苗、結紮協會都完成了,個性溫馴到沒話說...

可以把她這樣....

這樣.....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文章發表於未來Family)

不久前和孩子一起看了電影 「海洋奇緣 Moana」,片中的一個小細節,勾起了我的興味。

整個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很單純,大部份的時候,主角Moana獨挑大樑,經常可以看見她對自己信心喊話或唱歌。仔細想想曾經看過的英語電影和影集,其實常有劇中人物自言自語的片段。從前,我以為是拍攝手法,進入澳洲生活後才發現,原來他們還真的很喜歡把內心戲直接演出來耶!

常常跟同樣來自亞洲文化的朋友聊起這件事,就發現大家都有一樣的感覺,就是:這些說英文的人怎麼這麼多戲、這麼搞為(多話)啊!

有時是把正在做的動作像體育播報員一樣不停直播,像:「那我現在把這個東西拿起來拿到這邊放著,哎喲,掉了,讓我把它撿起來…。」

不然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心靈導師:「可以的,我可以做到的。不要怕,沒事的,就是這樣,慢慢來,很好,你做得很好…」

我站在旁邊常常都在想: 啊你還好吧,需要我答話嗎?

開始工作後,我發現我的第一個功課,竟然是學習各式各樣的「鼓勵單字/詞」:「Fantastic! Fabulous! Well done! Good job! Way to go! Good man! Lovely! Marvelous! Beautiful!」…以上省略100句。

有了孩子、孩子開始交朋友後,我開始有大量的機會(必須)和其他的孩子接觸和互動,這些字彙+語詞庫便要又再更擴大、延伸,而且要具體、要貼近他們的心去安慰或鼓勵。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這些孩子,也開始跟自己對話了!尤其是在碰到困難、緊張、不知所措,或是傷心難過的時候,而對話的內容,正是平時身邊的大人總是對他們說的話!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個禮拜即將接近尾聲時,若曦的訓練師打來電話,說她過幾天要到總公司開會,結束之後順便過來接若曦,這下…孩子又要大哭一場了…(轉頭偷笑)

 

到了約定那天,我等呀等等呀等,望穿秋水總算盼到訓練師按門鈴,若曦一看到訓練師立刻衝上去又撲又舔,親熱得好像她才是那個每天餵她吃幫她撿屎刷毛的人(咬牙)

 

不過看倌要是記得若曦畢業典禮上的表演秀,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若曦這麼愛她的訓練師!訓練師在她的眼裡根本就是“只要出現就是有東西可以吃”的人兒呀!就像孩子都愛外面的阿姨(?)(爸爸表示無辜),因為阿姨只要負責對他們好,有吃有喝有玩,但是媽媽會兇會念會罵人…(媽媽怨氣飄散中)

 

又講到哪裡去了啦…

 

文章標籤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