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凱達格蘭大道為什麼叫做凱達格蘭嗎?
這本書在書架上躺了兩年,最近終於有時間讀完。邊讀,邊想起去年一直很想看的公視劇集:台北歌手。(莫子儀真的演得很好,可惜那年金鐘獎碰上的是花甲,實在是遺珠)
現在的孩子聽說讀得到比較多的台灣歷史了。當學生的時候,沒讀到台灣歷史是正常的事,正常到都沒想過為什麼沒讀到台灣歷史。
歷史在史家之手,史家又經常被政治抓在手。能單純地瞭解與追尋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事、飄揚過的歌聲、抗爭過的血汗,是一件多麽美好且動人的事。歷史的力量,不在蓋棺論定,而是為後人墊上成長的高度、包容的厚度。或許可惜,但不為追究對錯,只問怎樣可以更好。
這世上依然有很多地方,抓住史家的那隻手還想不透、不願放。我們何其幸運,在這座島嶼上,已能聆聽不同的聲音,凝視不同的焦距。我們何其幸運,有願意為這樣的美好與感動堅持爭取的前人,有願意刨根究底把另一種凝視端到我們眼前的學者。
推薦妳也讀讀楊渡先生的這本- 島嶼的另一種凝視。
看見不同的他們、你們、我們。
#讀著這本書的時候,同時也想起了鍾肇政先生的文字,不料傳來不好的消息,悼念他,欽佩他,也祝福他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