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章發表於未來Family)

不久前和孩子一起看了電影 「海洋奇緣 Moana」,片中的一個小細節,勾起了我的興味。

整個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很單純,大部份的時候,主角Moana獨挑大樑,經常可以看見她對自己信心喊話或唱歌。仔細想想曾經看過的英語電影和影集,其實常有劇中人物自言自語的片段。從前,我以為是拍攝手法,進入澳洲生活後才發現,原來他們還真的很喜歡把內心戲直接演出來耶!

常常跟同樣來自亞洲文化的朋友聊起這件事,就發現大家都有一樣的感覺,就是:這些說英文的人怎麼這麼多戲、這麼搞為(多話)啊!

有時是把正在做的動作像體育播報員一樣不停直播,像:「那我現在把這個東西拿起來拿到這邊放著,哎喲,掉了,讓我把它撿起來…。」

不然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心靈導師:「可以的,我可以做到的。不要怕,沒事的,就是這樣,慢慢來,很好,你做得很好…」

我站在旁邊常常都在想: 啊你還好吧,需要我答話嗎?

開始工作後,我發現我的第一個功課,竟然是學習各式各樣的「鼓勵單字/詞」:「Fantastic! Fabulous! Well done! Good job! Way to go! Good man! Lovely! Marvelous! Beautiful!」…以上省略100句。

有了孩子、孩子開始交朋友後,我開始有大量的機會(必須)和其他的孩子接觸和互動,這些字彙+語詞庫便要又再更擴大、延伸,而且要具體、要貼近他們的心去安慰或鼓勵。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這些孩子,也開始跟自己對話了!尤其是在碰到困難、緊張、不知所措,或是傷心難過的時候,而對話的內容,正是平時身邊的大人總是對他們說的話!

 

這種時候,孩子的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一覽無遺。

很容易可以發現,哪些孩子在充滿支持的環境下長大?哪些孩子的父母可能不是那麼正面?

那些會喃喃自語說著:「It’s okay. I can do it. Relax, deep breath. Let’s try again!」(沒事的,我可以做到。放輕鬆、深呼吸。讓我再試一次!)的孩子,有機會認識他們的父母時,就會發現,這些就是常在孩子身邊響起的聲音呀!

而那些念著:「No, no, no, no. I don’t think I’m gonna make it! I don’t think I should do it. 」(不不不不不,我不覺得我可以做到。我想我還是不要做好了!)的孩子,常常都有著非常保護他們、急著為他們做決定和下指令的父母。幸運的話,若是遇見一個很正向開放的老師,孩子或許會因為在校長時間與老師相處而出現不同的聲音。如果,幸運的話。

於是我驚訝的發現,那些我們在生活小事裡不經意對孩子說的話,極有可能,就成了存在孩子心裡一輩子的聲音!

每一次,他們面對挑戰、看待挫折、處理情緒時,腦海裡浮現的,都會是這些話語。而這些聲音,直接影響了孩子人生的態度和選擇。

孩子彷徨躊躇時,我說的是:「可以的,你可以做到的。拿出勇氣來。」

還是:「這太難了、不可能成功的,算了。」

孩子傷心難過時,我說的是:「我懂、我懂,哭吧,哭過就好了,哭完我們勇敢面對。」

還是:「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沒用!」

孩子面對挫折和失敗時,我說的是:「沒關係、再試一次,我相信你有能力。」

還是:「早就跟你說不要做,就是不聽我的話!」

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不同,對孩子說出的話語也不同。這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而是自由填空的填充題。

你,想在孩子的心裡,填進什麼樣的聲音,伴隨他們一輩子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花 的頭像
    二花

    二花小姐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