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4440)

我們都處在新時代,也都期許自己做個新時代的父母,這幾年西方教養觀念東漸,許多育兒觀念也都不停在改變、在調整,「和孩子做朋友」一直是個很流行,偶爾也具爭議性的議題。

有人在東方長幼有序的觀念和與孩子勾肩搭背肩的交情間掙扎;有人既想保有父母的威嚴又想和孩子交心;有人想和孩子無話不談,又怕孩子百無禁忌。教養這件事呵,有時就是失之毫米差之千里,管束過緊變成約束,放鬆過頭又變放任。

今天不想分析和「孩子做朋友」這個觀念的利弊、也不來討論該如何「和孩子做朋友」,我純粹只想說說這些年在澳洲醫院工作時所見到的景況,至於我的感想是什麼?這份工作從單身做到孩子出生、長大,我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結論,或許各位可以陪我一起想一想。

 在台灣的醫院裡,「陪床親屬」幾乎是住院病人的必備品,不然至少也要有看護,如果都沒有,不但病人日常活動無人照顧,還會被旁人問長問短的。但是澳洲文化完全不同,病房的探訪時間規定的很嚴格,時間到了就晚安再見、明天請早。除了特殊情況(如:兒童病房、臨終病人等)不然絕對沒有親人留宿的規矩。病人和家屬覺得沒有必要,醫護人員也不樂見。病人一旦入院就是完全交給醫護人員了,有親人要求夜裡留下來,反而會讓人覺得是一種對醫護人員不信任的表現,照我的澳洲同事的說法:「很不自在、很奇怪!」

 這也是我當年剛開始在澳洲工作時感受到的文化衝擊之一。在台灣,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護病比超高,整個班忙得團團轉、疲於奔命,真的很難隨時照料到日常小事,沒有病人親屬協助真的很為難!澳洲護病比相對的低很多,可是每個病人的吃喝拉撒睡,從早上叫病人起床、餵飯、梳洗、上廁所、刷牙、翻身,到泡茶、倒水和晚上蓋棉被這種小事都由護理人員負責,所以一個班上下來也是筋疲力盡,且以勞力居多…。而且澳洲病人那一整個叫做大隻啊!對我這個身高號稱160公分, 體重不滿40公斤的紙片人來說實在是很、沈、重的負擔… 光是一條腿就壓死我了…(來人啊我的千斤頂呢?)常常要獨自完成這些勞力項目,真的很不習慣!

 在台灣的時候,每次踏進病房要替病人換尿片、擦身、如廁,旁邊陪伴的家屬一定一個箭步上前幫忙、甚至接手做,病人也偏好由家屬代勞,總覺得把這些很隱私的事情交給陌生人來做很尷尬。我自己也曾經身為陪床的親屬,深知有親人隨侍在旁不但能提供病人即時性的協助,對穩定病人的心情也有顯著的效果。

 但是澳洲人不一樣。

一方面,澳洲是個非常尊重專業的國家,他們尊重專業的文化反映在各行各業和日常生活上。因此無論是病人本身還是前來探訪的家屬,都相信這些事情護理人員最懂(They know the best!),所以當然是「閃開,讓專業的來」!也因為對專業的尊重和信任,病人不會覺得讓自己完全不認識的人觸碰自己的身體、協助最隱私的事情,是會不好意思或尷尬的。

 另一方面,西方人的家庭親密形態(style)和東方人不同。父母從小就把孩子當朋友對待,長大或離家了更是成了久久才見一次面的朋友(或網友)。這絕不代表西方人的家人感情比較差!西方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可以非常的親密,但同時又彼此非常的獨立,相互之間可以說是以禮相待,真的就像要好的朋友一樣!但也因為這樣,讓好朋友來幫你擦屁股、換尿片、倒尿壺,也會有點不好意思吧?

所以在澳洲醫院裡,即便我工作的病房裡都是癌症病人和臨終病人,也很少見到澳洲人的孩子放下一切工作、家庭、生活,日日夜夜專職照顧病人;尤其澳洲地廣,加上英語系國家發展機會相對的多,孩子可能不是在別州工作,就是在別的國家生活,能常常打電話已經很好了,能親自來探病就實在是可遇不可求了!而且,平時星期一到五的上班日子,病房總是很冷清,親人不會為了病人放棄或犧牲自己正常的生活,病人也覺得這樣是應該的,所以總是要等到週末假期了,才會有家屬攜家帶眷的來探視。

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還嚇了一跳!

有次我踏進病房準備替病人擦澡、換衣服,正好碰上病人已成年的女兒來訪,兩人正聊得興高采烈,感情非常親密的樣子!我不好意思地告知她們我必須打斷她們一下以進行這項工作。當時我還停留在台灣習慣的認知裡,以為也已經做媽媽了的女兒會留下來幫忙,沒想到她理所當然的站起來和病人kiss bye,說:「那我就先迴避了,下去樓下喝個咖啡好了!」病人也一副理當如此的樣子。反而是我在旁邊覺得訝異。蛤?我幫妳媽媽擦澡妳竟然要迴避啊?

 

後來我發現,無論家人關係多緊密、多親密,澳洲父母和孩子真的就像是朋友!姑且不論親子關係和感情上是不是好朋友還是沒那麼熟的朋友,但在對待彼此的態度和觀念上,真的就「只是朋友」。就連扶病人進廁所、幫病人脫個褲子,都要按鈴請護理人員幫忙,因為做這件事家屬覺得不好意思,病人也覺得不自在。

 

我成為母親之後這些年,在澳洲的教養文化和自身的傳統觀念之間調適,偶爾掙扎。有時我也很羨慕澳洲人和孩子做朋友的這種相處模式。但是,「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就只是朋友」每每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病榻前,身受東方教養、習慣東方親子關係的我,是不是能夠接受我的孩子和我「只是朋友」,且沒有一絲絲失落呢?現在的台灣父母若也想跟孩子做朋友,在台灣的文化氛圍裡,真能坦然接受孩子跟你「只是朋友」嗎?

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還答不出來?你/妳怎麼說呢?

 

 

 

 

 

 

***************************************************************************

關心更多澳客媽在澳洲當Nurse、帶孩子、過日子的生活大小事,歡迎加入「二花小姐」的粉絲專頁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